现阶段教育面临八大矛盾
中职学生的发展愿景与可获得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
现阶段中职教育面临资源紧缺的难题,难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期待。
单一升学路径与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部分普通高中学生难以适应高中教育,高考“独木桥”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发展诉求。
学生发展方向的不确定与社会定向需求之间的矛盾
普通高中学生缺乏清晰的的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不知道如何选专业、选学校,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社会需求未能有效衔接。随着高端制造业的不断落地,加之“双高计划”启动,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成为了社会的迫切需求。
基教阶段技能培养缺失与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基础教育未能完美衔接高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缺失职业发展相关的知识、技能或素养,导致部分应用型高等教育要从零开始。
技能型人才缺口与学术型人才过剩之间的矛盾
集中体现为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错位,普通大学生竞争力下降,学术型人才比例与技能型人才比例失衡,无法满足就业岗位需求。
单一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全面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相对匮乏,偏学术或技能的单一型人才无法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改革中创新发展所需的人才需求变化。
职业教育亟待发展与社会歧视之间的矛盾
社会中依旧存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缺乏一个良好的生态,因此要在更早的教育阶段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职业教育改革融通的紧迫性与经验不足之间矛盾
在中国技能型人才短缺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做好职业教育学校分类管理,强化职业教育学历与课程的衔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普职融合、职普融通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近年来,针对中国社会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不完善、就业矛盾相对突出等问题,政府高度重视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调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普职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高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旨在通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构建健康完善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职普融通,又叫普职融通、普职融合,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改制模式,是通过一定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贯通、互认,达到协同发展、共育人才的目的。
九大优势具体指什么?
职普融通有利于实现人才贯通培养,不仅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还能为其提供更为多元的选择机会;有利于消除职业教育歧视,改善就业生态,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促进教育结构优化,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助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学生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学生选择更加多元
为学生提供学历与职业教育融通发展和多元选择的机会
优势互补因材施教
充分吸纳两者优势,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爱好与诉求
提升学生规划能力
学生对未来学业发展、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与规划
形成人才贯通培养
普职资源互通,破除单一路径发展壁垒,实现贯通培养
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满足技术岗位、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实现人才强国
改善社会就业生态
利于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就业生态多元健康发展
消除歧视重塑多元
开拓成才多元路径利国利民,有利于消除职业教育歧视
健全国民教育体系
优化教育结构,健全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全面聚焦普职融合、职普融通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全面聚焦普职融合、职普融通,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政策方针,服务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聚焦普职融合、职普融通,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对接需求、开拓资源,大力推进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教育改革与创新。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通过开展“普职融合发展推进会”、举办“学生职业生涯暨普职融合发展研究论坛”,积极开展普职融合发展研究,并成立了“北京长水普职融通发展研究院”,以全面促进普职融合、职普融通稳步落地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普职融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考察相结合,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充分吸纳国内外优秀经验,加强普职创新与融合升级,大力推进综合高中项目建设。
为完善集团战略布局,把握普职融合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机遇,第一高中教育集团计划在2022年新开设综合性高中2所,现就综合高中建设项目向全社会开放资源,谋求合作。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在全面推进普职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集结全集团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办学经验、国际化等资源优势,为所有有需要的地区、学校和企业提供普职融合、职普融通相关的信息咨询、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并可通过强强联合、委托管理、行企融合等有效形式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