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最新资讯 · 正文
学习 | 普职融合经典案例研究(二)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4日 编辑: 点击:[]

办学模式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趋同是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中,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轨分殊及“非普即职”的办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能为有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建立纵向贯通上下、横向连接左右的作用,各国普遍探索实行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普职融通”教育模式,促进高中办学体制多样化和培养模式多样化,把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高中改革的重要内容。

因此,兼具多样化和选择性培养目标的综合教育模式“普职融合”成为世界高中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





案例三

德国 “双元制”

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学生可以获得学校、企业两个证书

整体教育体系内部实行互通互转


近几十年来,教育体系融通性成为德国教育政策热点词,这既是教育政策改革的既定目标,也是对未来教育体系发展的美好愿景。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共同促发了教育体系中融通机制的构建。在德国,教育体系中融通机制的构建是一个在教育政策支撑下目标动态发展、内涵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资格框架等能力量度工具,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之间统一的能力认可与换算逻辑。

德国在实践探索中已有重大突破:一方面提供稳定且明确的普通/学术教育路径和职业(教育)路径;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多种可能性的融合路径,既有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双向开放和过渡的传递型模式,又有同步融合职业教育与大学准入资格、学术教育的混合型模式,还有跨教育领域创新性教育一体化安排的聚合型模式。教育体系中的融通机制在不同教育类型、层次之间提供灵活的、多样的教育路径,塑造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术教育多层次互动关系,满足个人与社会对教育与职业 的期望,促进德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全面形成。




案例四

美国 “社区学院”

与州立大学学分互认、可相互转换

毕业后可选择就业或继续发展学历

高中毕业生、职教生均可多线发展

办学开放性、多功能性及广泛参与


美国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社区经济发展需要和满足当地居民要求的办学特点与机制,即办学的开放性、多功能性、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性。

第一,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美国采取面向社会完全放开招生的制度,即学院所在地持有中学毕业证书者或中学未毕业但通过了州中学最低水平测试者以及年满18岁以上的本区公民,凡申请者均可注册入学。

第二,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肩负多功能。提供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是社区学院的主要功能,近年来实施高中职业教育与高中后实用技术教育衔接的“2+2”课程而备受各界欢迎。社区学院还提供普通专科教育,授予准学士学位,为转入4年制本科大学做准备。同时,开发相应的教育或培训课程以提供定向培养和培训。学院还是区域的文化教育中心,为各年龄段的辍学者、学习有障碍者、社会不利群体、残疾人、移民等开展各种文化补习教育。

第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教学的机制。社区学院及其各系都设有社会参与办学的机构和机制。校董会(或管委会)是学院一级的办学与管理机构一般由11~19人组成,具体成员包括:社区政府官员、企业代表、技术专家、社会知名人士、学院教工、学生代表。

第四,政府办学为主,适合普通大众要求。社区学院由政府办学的公立学院占主体,学费低廉,学生可就近入学,不必住校,很适合低收入家庭。



一张图看懂 “普职融合”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的创新实践


第一高中教育在全面推进普职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集合全集团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化的研究实践,积极探索新时代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通的教育教学制度,推进综合高中项目建设,为所有有需要的地区、学校和企业提供普职融合相关的信息咨询、教育服务、合作与帮助。







关闭

Copyright © 2019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 滇ICP备2000073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