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书院精神邂逅现代数智浪潮,当东方人文智慧对话全球学术视野,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盛宴于金秋十月悄然启幕。10月18日,一高科技集团清山书院大讲堂首讲活动在清山书院举行。世界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艾恺,著名作家、书评人、设计师杨小洲,三联书店高级编辑李佳以及多位媒体嘉宾受邀参加活动,一高科技集团战略顾问、长水出版社新任名誉社长蔡剑峰,清山书院执行院长、长水出版社社长付帅,长水出版社副社长吴慧青等企业高管出席了该活动。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文化自信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核心命题愈发凸显。清山书院选址圆明园东隅这一浸润着千年历史底蕴的文化沃土,依托海淀区域密集的科教资源优势,以“载道毓人、智启未来”为使命,致力于打破学术与产业的壁垒、衔接传统与现代的智慧,培育兼具人文底蕴、科技素养与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此,书院精心打造常态化文化沙龙与高端科教论坛矩阵,广邀全球顶尖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登台论道,旨在构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思想碰撞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产业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合作,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落地注入鲜活动能。

(世界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艾恺讲演)
作为书院思想传播的开篇之作,本次首讲特邀艾恺教授担纲主讲嘉宾,以“我一辈子都是个拼命干的人——梁漱溟先生的当代意义”为题,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迪。艾恺(Guy S. Alitto),世界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梁漱溟研究第一人。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持续焦虑: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等作品。艾恺教授深耕汉学研究数十载,对梁漱溟先生的思想体系与实践探索有着极为透彻的洞察。他在讲座中指出,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的梁漱溟先生,终其一生聚焦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其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构建了“教育即培育完整人格”的教育哲学,这与清山书院“摒弃知识单向传递,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
结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等经典著作,艾恺教授进一步阐释了梁漱溟思想对当代智能教育的深刻启示:
“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效率革命,但教育的本质从未改变。‘育人初心’才是智能教育的灵魂,这与梁先生‘关注人生与社会根本问题’的思想一脉相承,更是现代教育必须坚守的精神内核。”这番论述引发了现场嘉宾的强烈共鸣,为书院未来的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
(清山书院执行院长付帅为艾恺教授颁发“清山书院导师”聘书)
讲座结束,清山书院执行院长付帅为艾恺教授颁发“清山书院导师证书”,正式邀请其深度参与书院的文化建设与学术规划。
清山书院大讲堂的启幕,绝非一次简单的空间开放,而是一场传统书院精神的当代复兴,一次文化与科技的深度对话,更是一高科技集团践行“数智化 +文化性”教育生态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未来,书院将持续以传承千年文脉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打造连接学术与产业、贯通传统与现代的思想高地,构建高端学术智库、厚植教育精神基因,为培育具有历史纵深与未来视野的创新人才提供沃土。
一高科技集团也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化“数智赋能教育,文化浸润心灵”的发展理念,构建文明对话的多元场域与拔尖人才培养的精神家园,为推动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书写崭新篇章。